实验动物的给药途径和方法及药量计算方法
产品名称: 实验动物的给药途径和方法及药量计算方法
英文名称: 实验动物的给药途径和方法及药量计算方法
产品编号:
产品价格: 0
产品产地: null
品牌商标: null
更新时间: null
使用范围: null
                            尚柏生物医学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联系人 :
- 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40号铁建医院
- 邮编 : 100039
- 所在区域 : 北京
- 电话 : 133****8015 点击查看
- 传真 : 点击查看
- 邮箱 : sales@sunbio.com.cn
一.经口给药法
    (一)   灌胃法
    此法给药剂量准确,是借灌胃器将药物直接灌到动物胃内的一种常用给药法。
    1. 鼠类:鼠类的灌胃器由特殊的灌胃针构成。左手固定鼠,右手持灌胃器,将灌胃针从鼠的右口角中,插入口中,沿咽后壁慢慢插入食道,使其前端到达膈肌位置,灌胃针插入时应无阻力,如有阻力或动物挣扎则应退针或将针拔出,以免损伤、穿破食道或误入气管。
    2. 兔、犬等:灌胃一般要借助于开口器、灌胃管进行。先将动物固定,再将开口器固定于上下门齿之间。然后将灌胃管(常用导尿管代替)从开口器的小孔插入动物口中,沿咽喉壁而进入食道。插入后应检查灌胃管事否确实插入食道。可将灌胃管外开口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若无气泡产生,表明灌胃管被正确插入胃中,未误入气管。此时将注射器与灌胃管相连,注入药液。
(二) 口服法
     口服给药是把药物混入饲料或溶于饮水中让动物自由摄取。此法优点是简单方便,缺点是剂量不能保证准确,且动物个体间服药量差异很大。大动物在给予片剂、丸剂、胶囊剂时,可将药物用镊子或手指送到舌根部,迅速关闭口腔,将头部稍稍抬高,使其自然吞咽。
    二、注射给药法
(一)皮下注射
    皮下注射一般选取皮下组织疏松的部位,大鼠、小鼠和豚鼠可在颈后肩胛间、腹部两侧作皮下注射;家兔可在背部或耳根部作皮下注射;猫、犬则在大腿外侧作皮下注射。
    皮下注射用左手拇指和食指轻轻提起动物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水平刺入皮下。推送药液时注射部位隆起。拔针时,以手指捏住针刺部位,可防止药液外漏。
(二)肌肉注射
    肌肉注射一般选肌肉发达,无大血管通过的部位。大鼠、小鼠、豚鼠可注射大腿外侧肌肉;家兔可在腰椎旁的肌肉、臀部或股部肌肉注射;犬等大型动物选臀部注射。
    注射时针头宜斜刺迅速入肌肉,回抽针栓如无回血,即可注射。
(三) 腹腔注射
    给大鼠、小鼠进行腹腔注射时,以左手固定动物,使腹部向上,为避免伤及内脏,应尽量使动物头处于低位,使内脏移向上腹,右手持注射器从下腹两侧向头方刺入皮下,针头稍向前,再将注射器沿45角斜向穿过腹肌进入腹腔,此时有落空感,回抽无回血或尿液,即可注入药液。
    兔、犬等动物腹腔注射时,可由助手固定动物,使其腹部朝上,试验者即可进行操作。注射位置为:家兔下腹部近腹白线左右两侧1cm处,犬脐后腹白线两侧边1-2cm处进行腹腔注射。
(四)静脉注射
    1、大鼠和小鼠:常采用尾静脉注射。注射时,先将动物固定在暴露尾部的固定器内,尾部用45-50°C的温水浸润几分钟或用75%酒精棉球反复擦拭使血管扩张,并使表皮角质软化。以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鼠尾两侧,用中指从下面托起鼠,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尽量采用与尾部平行的角度进针,从尾末端处刺入,注入药液,如无阻力,表示针头已进入静脉,注射后把尾部向注射侧弯曲,或拔针后随即以干棉球按住注射部位以止血。
    2、豚鼠:可采用前肢皮下头静脉、后肢小隐静脉注射或耳缘静脉注射。
    3、家兔:一般采用耳缘静脉注射。注射时先将家兔用固定盒固定,拔去注射部位的毛,用酒精棉球涂擦耳缘静脉,并用手指弹动或轻轻揉擦兔耳,使静脉充血,然后用左手食指和中指压住耳根端,拇指和小指夹住而边缘部,以无名指放在耳下作垫,右手持注射器从静脉末端刺入血管,注入药液。注射后,用纱布或脱脂棉压迫止血。
给药剂量
    一 不同种类的实验动物一次给药能耐受的最大剂量不同,灌胃过多是易导致胃扩张,静脉给药剂量过多时易导致心力衰竭和肺水肿。现将不同种类实验动物一次给药最大耐受量列出,以供参考。
  为观察某种药物对动物的作用时,给药剂量的准确与否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不同种类实验动物一次给药能耐受的最大剂量(ml)
| 动物名称 | 灌胃 | 皮下注射 | 肌肉注射 | 腹腔注射 | 静脉注射 | 
| 小鼠 | 0.9 | 1.5 | 0.2 | 1 | 0.8 | 
| 大鼠 | 5.0 | 5.0 | 0.5 | 2 | 4.0 | 
| 兔 | 200 | 10 | 2.0 | 5 | 10 | 
| 猫 | 150 | 10 | 2.0 | 5 | 10 | 
| 猴 | 300 | 50 | 3.0 | 10 | 20 | 
| 犬 | 500 | 100 | 4.0 | - | 100 | 
    剂量太小,作用不明显,剂量太大,有可能导致动物中毒死忙。推荐使用下述方法确定剂量:
    1、先用少量小鼠粗略的摸索中毒剂量或致死剂量,然后用中毒剂量或致死剂量的若干分之一作为应用的剂量,一般可取1/10-1/5.
    2、确定剂量后,如第一次实验的作用不明显,动物也没有中毒的表现(体重下降、精神不振、活动减少或其他症状),可以加大剂量再次实验。如出现中毒现象,作用也明显,则应减少剂量再次实验。在一般情况下,在适宜剂量范围内,药物的作用长随剂量的加大而增强。所以有条件时,最好同时用几个剂量做实验,以便迅速获得关于药物作用的较完整的资料。如实验结果出现剂量与作用强度毫无规律时,则更应慎重分析。
    3、用大动物进行实验时,开始的剂量可采用给鼠类剂量的十五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以后可根据动物的反应调整剂量。
    4、确定动物的给药剂量时,要考虑给药动物的年龄大小和体质强弱。一般说,确定的给药剂量是指成年动物的,如果幼小动物,剂量应减小。
    5、确定动物给药剂量时,要考虑因给药途径不同,所用剂量也不同。若口服量为100,灌胃量应为100-200,皮下注射量为30-50,肌肉注射量为25-30,静脉注射量为25。
    二 实验动物给药量的计算方法
    动物实验所用的药物剂量一般按毫克/公斤体重或克/公斤体重计算,应用时需从已知药液的浓度换算出相当于每公斤体重应注射的药液量(毫升数),以便给药。
    三 人与动物的给药量换算方法
    人与动物对同一药物的耐受性相差很大。一般说来,动物的耐受性比人大,也就是单位体重动物的用药量比人要大,近几年来新药药效研究中多以下列公式计算:
    D2=D1×K2/K1× 
    D为药物剂量,K为常数,W为动物体重(Kg)(1指人;2指动物。人及不同种类动物的K值不同,人1.6、猴11.2、兔10.1、大鼠9.1、小鼠9.1、鼠9.8、猫9.8。如一例体重为70Kg的人,某药剂量为20ug.kg-1.d-1, 一只5kg重的猴为53.6ug/kg/d, 一只10kg重的犬为40.4ug/kg/d, 而一只20g重的小鼠为260.6ug/kg/d人用剂量与不同种类动物间剂量的关系。
| 人 | 猴 | 犬 | 小鼠 | |||||||
| 50 | 60 | 70 | 80 | 4 | 5 | 6 | 10 | 12 | 15 | 0.02 | 
| 11.2 | 10.5 | 10 | 9.6 | 28.9 | 26.8 | 25.2 | 20.2 | 19.0 | 17.7 | 130.3 | 
| 22.4 | 21.0 | 20 | 19.2 | 57.8 | 53.6 | 50.4 | 40.4 | 38.0 | 35.4 | 260.6 | 
| 33.6 | 31.5 | 30 | 28.8 | 86.7 | 80.4 | 75.6 | 60.0 | 57.0 | 53.1 | 390.9 | 
| 44.8 | 42.0 | 40 | 38.4 | 115.6 | 107.2 | 100.8 | 80.8 | 76.0 | 70.8 | 521.2 | 
| 56.0 | 52.5 | 50 | 48.0 | 144.5 | 134.0 | 126.0 | 101.0 | 95.0 | 88.5 | 651.5 | 
| 112.0 | 105.0 | 100 | 96.0 | 289.0 | 268.0 | 252.0 | 202.0 | 190.0 | 177.0 | 1303 | 
    注:*表示人与动物的不同体重,以Kg表示。第三行以下数据单位为ug.kg.-1.d-1
